房山区:确保零疫情
本报讯(记者 李庆国) 北京“7·21”特大暴雨灾情发生后,北京市委、市政府明确要求:一要确保所有参与救灾人员的人身安全;二要确保不发生人员和动物疫情;三要确保不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同时“坚决、果断、安全、快速处置”。如何坚决、有效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考验着受灾最重的房山区干部群众。
面对一大型猪场被洪水淹没的严重灾情,房山区委、区政府迅即采取灾后应急处理措施,有效地避免了一起公共卫生安全隐患的发生,受到市政府高度赞扬。
据了解,被淹的猪场名为国金养殖场,位于房山区城关街道办事处南关村,占地面积55.67亩,共有猪舍18栋,被淹前存栏猪只3214头。猪场被淹后,存栏猪只大量死亡,如不及时处理,有可能造成严重污染并发生严重疫情。
为此,房山区及时启动灾后应急处理措施,区政府办、区农委统一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处置工作;区农业局负责猪只清点、活猪转运、死亡猪只深埋无害化处理及防疫物资供应,并与卫生部门配合,对养殖场内外环境及应急处置车辆、器具实施了严格消毒;区水务局迅速组织专家进场指导,急调冲锋舟、机手及排水泵、抽水车全力抢险。昼夜疏挖排水渠,消毒处理排污水;公安部门对周围环境实施隔离;交通管理部门对场区周边环境实施临时交通管制,确保了场区各项处置工作的有序开展;区环保局调集专业队伍和设备,对场区及周边水质、土壤进行了监测,并密切关注着各项指标变化;区委宣传部协调新闻媒体把握舆论导向,消除群众恐慌,维护社会稳定;城关街道全力做好应急处置所需物资的调运及后勤保障工作。
由于应急处置及时有力,经卫生、环保等部门监测,目前猪场周边无任何疫情发生、环境未发生恶化,参与抢险救灾人员和周边居民群众未出现传染病和食品安全问题。
在这次灾情中,房山区农业农村直接经济损失19.9513亿元。其中:大农业直接经济损失7.9513亿元,新农村道路及绿化损失12亿元。面对灾情,房山区农委及时采取了做好河道清理,确保汛期安全,做好大田恢复生产,强化田间管理,做好设施农业重建和恢复生产,做好养殖业灾后恢复生产,做好林果业灾后恢复生产,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落实,做好农村基础设施修复工作,做好农村灾后疫情防治工作等八条恢复农业生产的措施。
平谷区:党员冲向前
本报讯(通讯员 于雷鸣 记者 李庆国) “7·21”北京特大暴雨灾害,平谷区平均降雨量为218毫米,雨量居全市第二。强降雨造成全区近8万人受灾,造成农业受损、公路塌方、河堤毁坏、房屋倒塌等灾情,涉及17个镇乡、街道,共222个村,经济损失巨大。
平谷区委书记邱水平、区长张吉福第一时间深入受灾现场,指挥部署抗汛救灾工作,要求各镇乡、部门带领广大群众积极展开生产自救。7月22日天刚蒙蒙亮,冒着倾盆的大雨,区果品办主任李福芝带领果树专家和工作人员匆匆赶往镇罗营、王辛庄、黄松峪等受灾严重的乡镇。在王辛庄镇太后村100亩甜柿林培育基地,洪水已经没膝。排水、清淤、剪残枝、绑支架、整地,不到10分钟,果树专家张文忠就给当地果农开出了减灾“药方”,确保灾情不蔓延。
平谷区共有果园40万亩,其中大桃面积22万亩,目前即将进入平谷大桃的集中上市期,区农委和区果品办特别研究制定了增施叶面肥增强树势、喷施杀菌剂抑制病虫害的果树应急管理措施,并利用全区智能广播和短信平台,向果农宣传管理信息。
面对特大暴雨灾情,平谷广大党员干部自发地带头修路、挖渠、救人。熊儿寨乡老泉口村东山山体滑坡,平程路500米路段被石块淤泥堵塞,交通中断。村支书刘文华闻讯组织60多名党员和群众冒雨赶赴现场疏通道路。
你一锨、我一铲,两个多小时清理淤泥石块200多立方米,终于使交通恢复正常。
镇罗营镇下营村张艳红一家被洪水困住,“顾不了那么多了,没有铁锨咱们一起用手挖,赶快挖通一条排水沟。”当时救援的副镇长宋长文带领几名机关干部徒手清淤,挖出一条排水沟,在场人员全部脱险。
在平谷,一大批像刘文华、宋长文这样的党员干部冲在前面,关键时刻能带头,危难时刻豁得出。“这得益于近年来我区坚持不断地开展创先争优、基层组织建设年和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等党性教育活动,通过晋位升级和双述双评工作,形成了一套长效机制和动力机制,让广大党员牢记宗旨,不忘使命,切实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区委组织部副部长王晓金这样评价。
大灾之年不减产,大灾之后仍增收,确保实现全年经济发展目标不动摇。面对“7·21”特大暴雨造成的巨大损失,北京市平谷区委、区政府旗帜鲜明地提出上述目标,通过在全区实施安置救助、灾后重建、继续预警等多项举措,实现防洪抗汛与善后救灾同步,灾后重建与科学规划同步,政府主导与群众自救同步,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群众的损失降至最低,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