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新闻当前位置: 我的温室网 » 温室资讯 » 温室政策补贴 »正文

三代粘虫的"入侵"北京——第一次防治效果超九成

时间:2012-08-18            浏览次数:201

我的温室网讯:

             7月下旬以来,北京市降雨频繁、温度适中,气候条件特别适宜粘虫的集中迁入和发生为害。8月上旬,三代粘虫“入侵”北京大兴、平谷、通州、顺义、昌平等区县,发生面积之大、范围之广、密度之高为近10年罕见。8月14日,由北京市农业局局长赵根武带队,会同有关农业部门专家、技术人员来到通州区于家务回族乡北辛店村、富各庄村等地查看三代粘虫防治情况。记者在玉米田地看到,大部分玉米叶片完整,有的玉米叶片上有死虫,只有极少数玉米叶片被粘虫啃食,三代粘虫虫害得到有效控制。

  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程登发介绍,粘虫是一种迁飞性、暴发性的杂食性害虫,可为害玉米、谷子、大豆等农作物,具有区域性集中为害的特点。8月上旬,华北、东北等地三代粘虫虫害相继暴发,全国二代、三代粘虫虫害发生面积累计近一亿亩次。

  据了解,北京此次暴发的三代粘虫虫害主要发生在夏播玉米地块,全市发生面积超过60万亩,其中玉米每百株粘虫达到30头以上的防治指标面积为27.5万亩,占发生面积的45.8%。北京市植物保护站站长周春江介绍,市植保站在7月下旬就发布了粘虫严重发生预报,明确了发生分布区域、田间幼虫密度和重点防治田块,及时发布虫情信息,指导并开展了防治工作。8月6日,北京市启动粘虫防治防控程序,市区两级农业部门积极筹措284.5万元的灭幼脲、高效氯氰菊酯等生物药剂和药械下发到乡镇村,组织开展大面积专业化统防统治,控制重发田块粘虫幼虫转移为害。同时,植保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村入户,向农民宣传防治技术,发动农民开展群防群治,提高防治效果。

  通过采取突出重点、集中防控,建封锁带、防止转移,达标地块、药剂防治等措施,截至到8月13日,北京市达到防治指标的地块已得到全面防治,防治效果达90%以上。目前,大兴区礼贤镇、通州区永乐店镇、平谷区马昌营镇、顺义区大孙各庄镇和张镇等重发区均已完成第一次防治,粘虫为害得到基本控制。

  北京市农业局局长赵根武说:“虽然粘虫虫害得到基本控制,但个别重发区地块仍需二次防治,全面控制虫害。市、区两级植保技术人员要下到田间,发挥统防统治的作用,力争不造成虫害,确保秋粮丰收。”

中国温室网信息站

热门文章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 请在24小时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10-2021 www.071.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我的温室网版权所有备案号: 鲁ICP备12023745号-1
农业百强十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登记信息 网信认证 我的温室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我的温室网信用服务单位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