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下午,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刚过,记者在东营区史口镇新型农民学校看到,前来学习的农民络绎不绝,农业技术、农村文化、企业用工等方面的“田秀才”和“土专家”来往穿梭……今年以来,东营区加大新型农民培训力度,通过举办田间课堂、专家讲座、技术培训等形式,把农民培训成为有技术、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
8月5日,烈日下,绿野间,一堂葡萄实用技术培训课在史口镇生家葡萄种植基地举行——区林业局葡萄专家张立福再次来到果农中间,手把手传授先进种植技术。除了举办田间课堂外,东营区还采用集中办班、现场培训、入户指导等多方式,开展大规模培训,让农民在新型农民学校中零距离培训学习、零费用入校学技、零门槛创业致富。他们还通过设置农业生产、牲畜品种改良、病虫害防治等种养殖技术,以及模式化栽培、规模化生产、市场化经营等现代农业知识的培训,破解了广大群众在生产中缺信息、缺技术的问题。目前,该区已举办各类培训班92期,培训农民6500多人次,这些新型农民学校被群众称为发家致富“绿色基地”。
为有效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贴近市场需求,助推“蓝领”实现本土就业、创业,东营区在重点骨干企业设立了专业技术人才实践教学基地和定向型人才培养教学点,对新型农民进行就业技能、岗位安全、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实践培训。目前,全区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共建立各类实践教学基地、培训中心、教学点106处。拥有一技之长的“蓝领”工人成了用人单位眼中的“香饽饽”。
东营区在农民培训课中增加了‘红色文化’元素,积极融合革命传统教育、新时期党性教育和创先争优教育,使其成为农村党员干部党性锻炼、党员先进性提升、村民红色教育的重要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