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新闻当前位置: 我的温室网 » 温室资讯 » 蔬菜大棚 » 蔬菜防治 »正文

甘薯黑痣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治

时间:2012-09-22            浏览次数:125

我的温室网讯:

              甘薯黑痣病又称甘薯黑皮病,由于不科学的引种、连作和栽培措施不当等,引起该病较普遍地发生,以至严重影响了薯农的收益。甘薯黑痣病主要浸染块根皮层,发病初期薯块表皮形成淡褐色小斑点,然后逐渐扩大形成灰黑色和黑色不规则大病斑。虽然病斑不深入组织内部,但由于表皮病变部位不断扩大,甘薯外观品质降低,严重影响甘薯的商品价值。下面详细介绍甘薯黑痣病综合防治措施:

  1.选用无病种薯,培育无病壮苗,建立无病留种田。

  2.栽培措施 春薯可适当晚栽,能减轻黑痣病发生;注意排涝,减少土壤湿度;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与禾科作物三年以上的轮作。

  3.化学防治措施:

  ①苗床育秧期:不用病薯块作种薯,对无病薯块也要进行药剂处理。方法是用50%纯品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纯品甲基托布津1000倍浸泡10分钟进行消毒。浸泡后的药液要泼在苗床上,注意不要用复方多菌灵或复方甲托,以免有效成份不够,影响防治效果。剪下的薯苗用上述药液浸泡根部(约10厘米)10分钟。连根拔下的薯苗要将根部剪掉后再浸泡。苗床上若发现病薯要立即深埋或烧毁处理。

  ②大田栽植期:大田栽秧时,亩用50%纯品多菌灵1~3千克兑细土,浇水栽秧后,施药土,最后覆土,可杀灭土壤中的黑痣病菌。

  ③收获期:首先要做到适时收获,一般在寒露至霜降之间,具体时间以当地日平均气温在15℃左右为宜。若收获过晚,薯块容易遭受霜冻,利于黑痣病菌侵入。收获后要用50%纯晶多菌灵浸沾后在院内或晒场上晒2~3天,使薯块伤口干燥,可抑制薯块病菌侵入。也可先在屋内干燥处晾放10~15天(堆0.3~0.7米即可),渡过薯块旺盛呼吸阶段,迫使薯块进入休眠状态,然后再入窖。

  ④贮藏期:甘薯贮藏期窑温要控制在12~15℃之间,如果温度低于9℃,甘薯易受冻害,诱发黑痣病或其它病害。若温度高于17℃,甘薯极易在发芽生根,且利于黑痣病的发生。观察窑温的方法是:用细绳将温度计从井眼控气孔伸入井底,10分钟后拉出观察,当温度低于9℃时,减少通风孔口,高于17℃时,扩大通风量,每隔15天观察1次。       

中国温室网信息站

热门文章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 请在24小时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10-2021 www.071.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我的温室网版权所有备案号: 鲁ICP备12023745号-1
农业百强十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登记信息 网信认证 我的温室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我的温室网信用服务单位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