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新闻当前位置: 我的温室网 » 温室资讯 » 温室政策补贴 »正文

莱芜市莱城区——城镇化建设的“大王庄现象”

时间:2012-09-27            浏览次数:389

我的温室网讯:

              莱芜市莱城区——城镇化建设的“大王庄现象”

  仅仅两年时间,山中崛起一座城。莱芜市莱城区大王庄镇“一城镇、三新村”产城融合框架已基本形成,走出了一条城镇化建设的强镇富民新路子———城镇化建设的“大王庄现象”

  仅仅两年时间,莱城区大王庄镇“一城镇、三新村”的结构框架已基本形成。

  香潭嘉园小区26栋,19栋已达到入住条件,14栋400户居民已迁入新居;滨河嘉园小区,开工居民楼43栋,20栋已完成主体;王庄合园正在积极筹备,中心小学、中心中学、社区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统筹推进;年内将建成居民楼100栋以上,安置居民3000户,可容纳人口1万人以上。

  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近年来,大王庄镇始终把城镇化建设作为促进镇域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坚持以山为载体、以镇为依托,高点定位、创新机制、融合发展,把城镇化建设和以旅游业为主的新产业培植紧密结合,作为三类镇实现赶超跨越的“双引擎”来抓,大力推进产城融合,致力打造山岳型旅游养生新城镇,走出了一条城镇化建设的强镇富民新路子,创造出了令人叹服的“大王庄现象”。

  9月10日,莱芜市委书记刘士合在政务信息上批阅:“大王庄镇的做法值得借鉴,印发各镇学习研究,以扎实有效地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大视野布局,“三结合”找准城镇化建设着力点

  大王庄镇靠什么立镇强镇?镇党委、政府着实费了心思。

  山川秀丽、旅游资源丰富的大王庄镇,不适宜大规模发展工业。“以旅游带房产、以房产促旅游”,致力打造山岳型旅游养生新城镇——跳出大王庄看大王庄,放眼周边济南、泰安、淄博,城镇化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与上级政策相结合、与群众需求相结合,大王庄镇拉开了跨越发展的大框架。

  坚持“不卖一粒沙,不砍一棵树”,该镇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旅游产业发展、加强森林资源植被保护的文件,并规划了城镇居住区、文卫办公配套区、旅游配套区、商贸配套经济带、香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产品科技园区等“六大功能区”。

  一张蓝图绘到底,产城融合环环相扣。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和优美的居住环境开始吸纳周边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腾挪出的土地又用来发展规模经营的现代生态高效农业,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大量的城镇人口和流动人口带动起商贸经济和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业及其科技园区和商贸业的兴起,再次支撑和促进城镇周边集聚人口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宜居、宜游、宜商、宜业的新城镇发展格局。

  抢抓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机遇。大王庄镇吃透、用足上级土地增减挂钩、综合整治等优惠政策;立足民生需求,大王庄镇城镇化建设与群众需求“和谐共生”,广大群众参与建设、支持建设的热情非常高涨。

  【记者感言】城镇规划如何直接决定着城镇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大王庄镇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山城一体化建设启示我们:准确定位,才能凸显城镇的个性内涵和品位。科学规划,才能确定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和模式。持续给力,才能更好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后续发展也更有后劲和活力。

  大企业引领,“三笔账”扫清城镇化建设障碍

  旅游产业被誉为朝阳产业,但投入大、见效慢、回报期长。产城融合中,大王庄镇坚持运用市场经济理念,采取“政府拿政策、出资源,企业出资金、搞建设”的模式,靠大联强,依托大企业,做强大产业,以此推动全镇城镇化建设跨越发展。

  算好发展账,凝聚干事合力。受各种因素制约,大王庄镇城镇化发展缓慢早已是不争的事实。镇党委、政府横下一条心,强力推行城镇化发展,党委书记亲自抓,镇长靠上抓,政策向一线倾斜,重心向一线转移,力量向一线摆布,骨干向一线靠拢,全镇上下形成推进工作的强大合力。

  算好企业账,增强企业投资信心。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镇引导企业加大资金投入,新上旅游项目。森景公司投资5亿元规划建设山东香山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对以香山为轴心的16个行政村及山场资源集中开发,景区面积由17平方公里扩展到53平方公里;山东鲁建工程集团投资3亿元规划建设旅游商贸中心项目,现已完成征地230亩,建筑主体正紧张施工中。

  算好群众账,赢得群众广泛支持。为最大限度让利于民,该镇通过户型面积、建筑成本、拆迁评估等环节细致核算,向群众作出承诺:以96平方米为基数,每平方米价格为400元,超出面积按每平方米1000元计价,总体确定96平方米、106平方米、116平方米三种户型,既减少了老百姓住房成本,又兼顾了镇企长远收益,一举数得。

  【记者感言】产业发展是推进城镇化的内在动力。大王庄镇在算好发展账、群众账的基础上,通过招商引资培育和壮大主导产业,增强城镇造血功能,并由此裂变和引发人口、资金等聚集效应,顺势带动三产等相关产业发展,镇域经济势必将激发出无限活力。

  大融合驱动,“三模式”实现城镇化建设跨越发展

  “花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这种市场经济新观念,大王庄镇运用得熟稔自如。

  创新企地共赢模式。按照政府、企业双赢的原则,大王庄镇全面深化与山东鲁建集团的战略合作,由企业垫资主导香山旅游各功能区的包装、策划和经营,拉长收益时限,激发企业投资热情。镇党委书记曹洪波自信地告诉记者:“到2015年城镇常住人口达到2.3万人以上,年流动人口达到40万人以上;旅游产业对财政贡献率达到30%以上,成为全镇第一产业。”

  创新镇村联动模式。采取“农村社区(特色村)+城镇”同步发展模式,既实现了人口、资源、文化的相对集中,又易形成局部发展“小气候”。像竹园子村依托优势资源发展起了“农家游”,龙尾峪村依托“黑龙潭”景区、接驾埠依托姜蒜种植等进行的特色村改造也正着手展开。

  创新村企互动模式。引导各村打破各自为战、分散经营的旧格局,整合旅游资源,探索建立资源股份制合作、经营权外包等合作机制,实行以企业为主,镇、村协调联动发展。

  【记者感言】小城镇建设是促进镇域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重要举措,大王庄镇地域偏远、财力薄弱,却书写出了小城镇建设的大文章,正所谓“思路一变天地阔”。

中国温室网信息站

热门文章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 请在24小时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10-2021 www.071.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我的温室网版权所有备案号: 鲁ICP备12023745号-1
农业百强十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登记信息 网信认证 我的温室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我的温室网信用服务单位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