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期或定植期可使用适当的除草剂,幼苗期防治地下害虫、蚜虫,花期防治豇豆螟,钻心虫及时防治锈病,根腐病,病毒病等。
a、豇豆根腐病:受害部位为主根与地表主茎出现红褐色斑块,边缘不明显,逐渐变成暗褐色至黑褐色,稍凹陷或开裂,开花结荚后叶片由下向上逐渐变黄枯萎但不脱落,病株主根受害腐烂,不生侧根,植株矮小,严重时茎、叶枯萎死亡,此病属一种土传病害,一般种子不传带病菌。夏季多余排水不良,高温高湿易发此病,粘重低洼地,连作地种植发病更重。因此,发病重的快地应实行轮作,高畦或深沟窄畦栽培,经常清沟排水,及时清除病株残体,烧毁或深埋。在田间零星发病时开始用药,药剂可选用多菌灵、防霉宝可湿粉、托布津可湿粉、抗枯宁等浇根或喷雾。灌根的药液浓度可稍加大,每隔7-10天浇1次,浇4-5次,喷雾的药液按比例兑水,重点喷射豆株茎基部,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3次。
b、豇豆锈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茎蔓,叶柄,豆荚均可受害。初期多在叶片背面形成黄白色小斑点,微隆起,扩大后形成红褐色疱斑,具晕圈,疱斑破裂后散放出红褐色粉末状物,疱斑处的叶片正面产生退绿斑,植株生长后期病部产生黑色疱斑,疱内含有黑色粉末状物。夏季多雨易发此病,长期连作,地势低洼,种植过密等均能加重发病程度。防治上除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外,一般选用多菌灵、粉锈宁等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实施药剂防治。
c、豇豆病毒病:病株初在叶片上产生黄绿相间花斑,以后浓绿色部位逐渐突起呈疣状,叶片畸形,严重病株生育缓慢,矮小,开花结荚少。防治上以早期灭蚜虫为主,特别是干旱时更应注意防蚜虫,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植株抗病力。
d、豇豆钻心虫和豆荚螟:豇豆钻心虫,主要以幼虫蛀食豇豆花蕾、豆荚。防治上及时清除田间落花、落荚,摘除被害的卷叶和豆荚集中烧毁外,药剂防治的策略是“治花不治荚”,在豇豆始花期开始用药,以后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喷药时间以早晨花瓣张开时为好,此时虫体可驻分接触药液,药剂可选用菊酯类等。若在结荚后用药一定要在采摘后喷药,禁止采前喷药,避免中毒,豆荚螟常与豇豆钻心虫伴随发生,此虫也以幼虫咬食豆荚,钻蛀豆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