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前夕,山东平原县和谐广场树起了一座两米高的大花篮,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鲜艳。那是平原县王杲铺镇甜北村花农于文娟自掏腰包摆放的花篮,以增添节日气氛。于文娟说,“我能有今天的点滴成绩,首先还要感谢信用社的扶持。”
1995年,于文娟刚刚结婚,就和丈夫杨付全踏上了北京“取经”学种花的道路。学成归来后,于文娟与丈夫开始种植花卉苗木。两人在自家的小院里开辟了四分地,种上了月季、菊花、串红等花卉。当时没有专门的鲜花店,她和丈夫便将新采摘的花卉装到纸箱内,骑三轮车到德州的酒店、商场,挨家挨户销售。
1997年,在看到花卉市场的巨大商机后,于文娟决定大干一场,她从王杲铺信用社贷款3万元承包了10亩地盖起了一座大棚种植花卉。对于当时的于文娟来说,3万元已算得上一笔“巨款”。为了照顾好这些苗木,她和丈夫利用表姐翻盖旧房时不用的土坯,在花圃旁边盖了一间小土屋,就这样一家三口住了进去。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于文娟种植的克罗拉玫瑰花喜获丰收,当年就把3万元贷款全部赚了回来。
市场一天一变,技术代代更新,新品种层出不穷,赚得鲜花第一桶金的于文娟没有固步自封,而是不断学习新技术,引进新品种。于文娟和丈夫每年都要到北京了解新市场,学习新技术,考察新品种。自2004年起,她陆续从信用社贷款30余万元,从北京引进了红色卡罗拉、白色塔尼尔、浅粉色戴安娜等玫瑰新品种,以及满天星、勿忘我、水晶草等配花。
天道酬勤。于文娟的花卉种植发展得越来越大,已经从一开始的一个“小棚”,发展到现如今的12个大棚,种植面积达20余亩,年产25万支玫瑰,年纯收入15万元,信用社累计贷款扶持超过100万元。2008年,她在德州市区开了一家自己的鲜花直营店--祯妮花艺,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今年情人节期间,于文娟夫妇连续向花店送出200扎玫瑰花,每扎60元,净赚一万元。于文娟的玫瑰不仅从花店出售,卖到酒店、商场,还与北京、济南、昆明等十多处花卉批发市场建立了长期供销关系,甚至一年一度的德州市人大会议也用上了于文娟的鲜花。
2012年,于文娟夫妇组织全村的种植户成立了“玫瑰缘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已有18户农户,总种植面积达220余亩,信用社贷款规模达到300余万元。
“县里和信用社这样支持俺的工作,俺以后干劲更足了!”于文娟激动地说。于文娟一步一个脚印地打造了一个“玫瑰王国”,建立起自己的“美丽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