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新闻当前位置: 我的温室网 » 温室资讯 » 蔬菜大棚 » 蔬菜防治 »正文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番茄晚疫病的防治

时间:2013-10-26            浏览次数:158

我的温室网讯:

     番茄晚疫病又称番茄疫病。它是七十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番茄重要病害之一。1976, 1977, 1979
 
等年份,曾在北京地区大流行,造成番茄减产三成左右的报失。
    为害症状:主要为害番茄的叶片和果实,也可浸害茎部。它侵害叶片,多从叶尖和叶缘开始,病斑
 
初为暗绿色水浸状,渐渐变为暗褐色,当空气潮湿时,病部与健部交界处产生白霉。番茄幼苗被害,
 
一般是叶子首先发病,而后渐渐向茎部扩展,使茎部变为黑褐色而腐烂,致使植株上部萎蔫、折断、
 
枯死。果实发病,在青果的近果柄处形成灰绿色至深褐色的云状硬斑块,潮湿时长出稀疏白色霉状物
 
,一般不软腐。茎秆上的病斑为黑褐色,稍凹陷,边缘模糊,长少
量白霉。
    病原及传播途径:番茄晚疫病是由鞭毛菌亚门疫霉属真菌浸侵染所致。发病部位长出的白霉是此病
 
菌的孢子囊梗和抱子囊,是它的主要侵染体,象种子一样,在较高的温度下抱子囊能直接萌发产生芽
 
管侵入寄主,在低温高涅条件下孢子囊中会产生游动孢子,游动孢子有两根鞭毛在水中游动20-
30分钟便失去鞭毛,也象种子一样萌发侵入寄主。孢子囊大量产生的最适温度为18~22℃和95%以上的
 
空气相对湿度。而孢子囊和游动孢子都需要在水滴中才能萌发。此病原菌可随病残体在土壤里越冬,
 
但更主要是在冬季生产的番茄病株上越冬,第二年再传给露地番茄。在马铃薯产区,番茄晚疫病菌可
 
在马铃薯薯块上越冬,第二年传播给番茄。番茄晚疫病菌靠风进行远距离传播。此外,它也可靠雨滴
 
飞溅传播。
  防治方法
    (1)实行轮作。种过番茄、马铃薯的地块,应隔三年之后再种番茄。
    (2)温室、大棚栽种番茄,要加强通风,适当控制浇水,降低湿度。
    (3)定植不宜过晚、过密,要及时整枝打杈,提早培土,注意排水,发病后应控制浇水,收获后
 
清除病残株。
      (4)药剂防治。做好番茄晚疫病的病情调查及测报工作,一经发现中心病株,应立即喷药。可供
 
选用的药剂有: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3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一6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
 
性粉剂500倍液,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1:1:160^-240倍波尔多液。应每隔5一7天喷一次药
 
,共喷3-5次。喷药应细致周到,重点保护果穗。
 
中国温室网信息站

热门文章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 请在24小时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10-2021 www.071.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我的温室网版权所有备案号: 鲁ICP备12023745号-1
农业百强十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登记信息 网信认证 我的温室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我的温室网信用服务单位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