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方位角: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在建造时,对温室在地面上的座落方位有较P,格的要求,一般要求座北朝南,东西走向,正向布局,目的是尽可能廷长日照时间,在具体实施时,由于地形的限制,无法作到正向布局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向东或向西偏斜50,最大偏斜不可超过100,若偏斜角度太大,会减少日光温室的日照时间,直接影响遇室的热性能,当然对生产也会带来很大损失。
2.高度:是指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屋脊最高的位置,即矢高。矢高太低,温室内空间太小,热容性能差,往往造成骤冷骤热,夜间保温性差,容易引起植物冷害,同时由于空间小,水蒸气排放不流杨,造成室内湿度过大,容易结露,会引起多种病害发生。矢高过高,温室内空间太大,早上升温速度慢,白天在日照的条件下,仍不能把室内温度提高到要求的区间,那么在夜间也无法使室内温度保持在8'C以上,同样有造成冷害的可能。通过多年生产实践,目前在生产中建遣的日光温室,其矢高控制在3.6-3.9米是比较理想的。
3.跨度:也就是日光温室的南北向内径,即进深。跨度过小,温室内栽培床面积小,生产能力差。跨度过大,直接影响日光温室前屋面的坡度,也就是影响了太阳光的入射角度,遭成日光棚面的温室直射率底,进而影响温室的热效应,降低温室的生产性能。在3.6-3.9米矢高控制下的日光温室,其合理的的跨度是7.5-8.5米。
4、长度:是指日光温室东西廷长的长度,无论建遭多么长的日光温室,其东、西两侧的山墙高度是不变的,也就是说两侧山墙在温室内iS成的遮阳阴影面积是不变的,这种阴影面积在遇室内属弱光照区,即低产区,温室越长,两侧山墙内遣成的遮阳阴影和温室总面积的比值就小,也就是说山墙阴影对遇室生产遣成的损失比例就小。温室越短,山墙阴影对温室生产造成的损失比例就越大。因此,原则上讲只要地形允许,日光温室越长越好。但根据生产需要,为了操作方便,一般日光温室的建遣长度控制在50-60米之间为宜:
5、厚度:是指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墙体的厚度和日光温室后屋面的厚度。
(1)墙沐厚度:主要是为降低热传导对温室内遇度损失的影响,墙体厚度不够,热传导作月频v,保温性能差,热量损失大。墙体过厚,建造施工难度大,造价高。因此,日光温室墙体的厚度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选择,通过试验和多年生产实践证明,日光温室墙沐厚度一般确定为一米,即可达到降低热传导,提高温室保遇性能的要求。
(2)后屋面草层厚度:为了提高日光温室后屋面的载热和保遇作月,后屋面一般选月麦草做保遇隔热层。麦草比泥土、硷的热容大,白天在太阳照射下,可贮备大量热能,夜间随遇室内气遇不断下降,草层的热能不断释放出来,补偿遇室内温度。同时麦草层的空隙度大,热传导小,热量对外散失的少,有良好的保温作月。一般后屋面的草层在屋面中部要达到70公分厚,前沿要达到20公分厚。
6、角度:是指后屋面的仰角和前屋面的太阳光入射角。
(1)功后屋面仰角:一般温室后屋面和后墙沐的交角为90°,后屋面对后墙体遭成了很大的阴影面,因此,温光效应不好。高效节能日光沮室后屋面和后墙沐的交角为90°+(40°5°,也就是说形成了125°一135°的交角,后量面对后墙沐几乎没有遣成阴影面,冬至前后,后屋面和后墙体同样可有太阳光照射,容易提高后屋面和后墙体的遇度,从而提高温室性能。
(2)前f9面太阳光入射角:前屋面太阳光入射角是根据不同纬度地区冬至时的太阳高度角确定的,确定合理的前屋面太阳光入射角,是提高日光温室遇光性能的基础,其计算办法为:
∠α=Φ-δ冬至-40°
其中:∠α:为日光温室合理采光屋面角。
Φ:为具体地区的地理纬度。
δ冬至:冬至时的赤纬为-23.50
40°:是为了降低温室起架,形成的一个常数。将太阳光入射角控制在00—900之间入射角不大于900
例:在北纬36°地区,其合理采光屋面角应为:
∠α=Φ-δ冬至-40°=36°-(-23.5°)-40°=19.5°
在北纬39°地区,其合理采光屋面角应为:
∠α=Φ-δ冬至-40°=39°-(-23.5)-40°=22.5°
由于太阳高度角及入射角的年节期变化和日时段变化,致使日光温室只有在冬至正午时才能达到合理的采光要求,其它节期,其它时段采光均不够合理。从作物光合强度及最佳光合作用时段看,早上、即日出至正午,是光合作用最活跃的时候,这段时间需要有充足的光照和理想的温度环境,因此,可将日出至正午视为最佳采光时段,那么,在确定合理采光屋面角时,以考虑最佳采光时段(早上10时)的太阳高度角及入射角最为合理。根据计算,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前屋面倾角应在合理采光屋面角的基础上增加5°—7°即可。那么,在北纬36度地区,其最佳采光时段合理采光屋面角应为19.5°+5°或7°即为24.5°—26.5°。在北纬39°地区,其最佳采光时段合理采光屋面角应为22.5°+5°或7°即为27.5°—29.5°。以计算出的采光屋面角为基础,确定日光温室前屋面的坡度及弧度,即可建造理想的日光温室。
7、建筑材料:日光温室建设所用的材料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其材料规格的选用直接影响着建筑造价的高低。基本材料为:不含有机质的土、麦草、毛竹、8#铅丝、砼立柱或木立柱或金属立柱,木质框架或金属材料框架等。 墙体:一般选用不含有机质的湿土夯实打起,若需提高规格、建筑坚固美观,土墙内外可用砖砌起。 后屋面:一般在骨架上覆麦草封闭,麦草上用泥土覆盖,也可用砼板覆盖。 前屋面:骨架部分一般用竹、木材料做成,也可用金属材料制作。在骨架上用8#铅丝制成网格状,再用毛竹分割即成。
8、透明覆盖材料:前屋面用透明材料覆盖,一般选用长寿无滴膜,即聚氯乙稀无滴膜,该材料柔韧性强,不易拉裂,保温性好,但表面静电吸尘严重,透光率低,一般新膜透光率为75%。吸尘后透光率仅有50%左右,适用于黄瓜、蕃茄等作物栽- 5 - 培使用。目前推广使用的醋酸乙稀膜,透光率在85%左右,表面静电吸尘差,适用于茄子、辣椒等作物栽培使用。另外,还有多功能复合膜等正在生产中试用。
9、保温覆盖材料:夜间在前屋面透明覆盖材料上再覆盖一层保温材料,降低热损失。一般选用稻草草帘,规格为长9米、宽1.2米用七道底绳编制,编制要紧密,厚度不低于4公分。草帘也有用麦草、浦草等制做的,这种材料保温效果相对要差一些。 以上用方位角、五度、三材的概念叙述了日光温室的基本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