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071.cn/file/upload/201310/31/14-48-57-88-1918.jpg)
日前,石林县阿乌村农民杨丽珍种植的109个蔬菜大棚喜获丰收,产品全部销往北京、深圳等大城市和沿海地区,毛收入达100万元,当地42户农民也因此人均月收入达到了千元以上。
杨丽珍出生在石林县的阿乌村,结婚后和丈夫开始做石材生意,因为对石林石材品质的看好和对市场的有力把握,生意一天比一天好,慢慢地积累了一定资本。她告诉记者,每当看到外面的农民日子越来越好过时,她就在想为什么别人靠种地能富,而我身边的这些父老乡亲就是富不起来呢?
杨丽珍发现,离石林不远的呈贡县有很多农民都很富裕,他们依然在种地,但是不少农民现如今已经是开着轿车去种地了。通过调查,她了解到这些农民大多都是靠种菜富起来的,他们以前也是和这里一样按照传统的耕作方式去经营每人这一亩三分地,后来随着市场的开放他们开始规模性地种起了无公害蔬菜,不仅提高了耕地的利用率,而且收益可观。
她从小生活在石林的阿乌村,熟知这片土地非常肥沃,水源也好,周边没有工业污染,在这里栽种的蔬菜不但长势好,品质也高。于是便萌生了一个念想——种菜。
今年4月,一个注册资金1000万元人民币的石林鑫淼种植园在石林阿乌村委会老长坡村正式成立,杨丽珍担任董事长。种植园基地计划总投资1450万元,流转土地385亩,年均实现盈利400万元。6月19日,占地105亩的一期工程开始建设。随着蔬菜育苗室、种植大棚、人工食用菌实验室、厂房、农资仓库、办公场所的逐步建成,第一批试验性绿叶蔬菜油麦菜、奶白、上海青、意大利和球生菜等五个品种相继种成上市。杨丽珍喜滋滋地告诉记者,这第一批蔬菜种了109个大棚,产品主要销往广东等沿海地区和北京等大城市,原本预计这批菜能卖到每公斤2.5元就不错了,可是没想到实现了亩产2.6吨,均价3.5元,毛收入达到了100万元,基地劳动力全部雇佣老长坡村的村民,转移劳动力42户,户均实现月收入1000元。
在记者的采访中,杨丽珍俨然成了一个蔬菜专家,她告诉记者,这第一批蔬菜因为是在夏天生长,平均的生产周期是32天,如果是在冬天生长周期估计在36天,全年平均生产周期预计为35天,通过对土壤、水质、气温等外部因素的控制,采取收、耕、播的有序循环,一年至少能栽种8茬。她说,自己的梦想很大,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种植园将引进更多的品种,建设冷库和蔬菜交易市场,扩大经营规模,让石林蔬菜出口到南亚、东南亚地区。通过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在明年春节后将在全县范围内发展坝区种绿叶蔬菜、山区种西兰花,两年内带动全县农民大面积种植蔬菜,让全县的农民都通过种菜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