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适宜品种 宜选择耐弱光和低温、生长势中等的、门茄节位低、易坐果、果实发育速度较快的品种。目前南方地区采用的主要品种有湘早茄、湘茄1号、粤丰紫红茄、春晨特早红茄、皇太子早茄、苏崎茄等品种。
(2)早育适龄秧苗 应提早在10月中、下旬育苗,11月中、下旬分苗于大棚苗床或营养钵中,于低温来临之前分苗成活。茄子幼苗耐低温的能力比辣椒弱,应加强越冬的保温措施,采用三层覆盖为宜。
(3)严格土壤消毒,重施基肥 茄子栽培的关键是防止黄萎病的发生,保证苗全。比较成功的经验是重视土壤消毒,于前作收获后土壤翻耕之前,每公顷撒生石灰3000千克。茄子耐肥,对土壤肥力要求高,因此要重施基肥,每公顷施有机肥60000千克,饼肥1500~2250千克,复合肥1125千克或尿素300千克,磷肥750千克,钾肥300千克。基肥的施用采用全层撒施为宜。
(4)整地覆膜 基肥施入后应立即整地作畦。畦宽1米,沟宽0.5米,沟深0.3米。整地作畦后随即覆盖地膜。整地覆膜应于移栽前10天完成。
(5)提早定植,合理密植 大棚栽培春茄子,应提早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抢晴天定植。每畦种2行,株距35厘米,每公顷栽34500株。定植后立即浇甲基托布津溶液作压蔸水,并用土杂肥或细土封严定植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