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症状叶柄、果柄、果实、新芽等变褐腐烂,病部密生白色绵毛状霉,后期长出黑色不规则形鼠粪状菌核。重病株可腐败致死。
2。发病规律 本病由子囊菌亚门葡萄核盘菌属富氏葡萄核盘菌侵染引起。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和越夏。在春、秋季萌发出落蘑菇状子囊盘。放射出大量子囊饱子飞散于空气中传播。也可由菌核长出菌丝,直接侵染贴近地表的草莓组织。发病适温10-15度,遇上连续几天10℃以下低温.则寄主抗病力下降,易发生此病。
3.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畦作垄栽.覆盖地膜或稻草、麦秸.可减轻发病。春季低温期夜间采取保暖措施,白天进行通风换气。
(2) i药剂防治 年前喷药预防.现蕾期至开花期10天左右喷施1次.可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5%特克多悬浮剂1000倍液,或10%宝丽安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重点喷花喷果,还可用5%灭克粉尘剂每667平方米I千克喷粉.或用10%速克灵烟荆300克熏烟。灰霉病菌易产生抗药性.应进行轮换用药.盛果期停止喷药防止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