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我们听得最多的词就是“涨”,物价上涨势头几乎蔓延到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国家统计局昆明调查队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前三季度昆明居民CPI上涨了4.3%,涨幅最猛的是食品类,其中蔬菜涨幅高达34.1%。尽管昆明市的蔬菜直销点计划已经开始让市民吃上了便宜菜,但老百姓对于怎样把类似的政策发挥好并坚持下去,有着更多的期待。
调查
蔬菜涨幅超房价
事实上,从去年年初开始,云南省内居民消费价格上涨都与食品价格上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从去年1月份省内居民消费价格延续前年的涨势拉开上涨大幕后,到去年11月份,云南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前年11月上涨4%,其中,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1.1%,拉动总指数上涨3.8个百分点,影响程度达95%。去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1-11月累计上涨3.8%,其中,食品类价格累计上涨8.5%。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称,主要是食品类推动了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的上涨,而食品类价格的上涨,主要是粮食、油脂、肉禽及其制品、菜类等主要食品价格上涨拉动的。而国家统计局昆明调查队发布的数据也显示,昆明蔬菜涨幅高达34.1%,高过了房价的涨幅。
针对这种上涨态势,在过去的一年中昆明市政府部门也在频频出招。在旱灾最为严重的年初,除了确保粮油供应外,还紧急从省外蔬菜产区调运蔬菜来昆平抑菜价上涨势头。到年中,又出台了米线限涨令。年底,昆明市又出台政策,在昆明市建蔬菜直销点压低菜价。政府部门对外发布的数据称,去年11月下旬与中旬相比,昆明市场有七个蔬菜品种降价在20%以上。
2011年,物价涨势还会继续吗?作为每年两会期间老百姓最关注的议题之一,保住百姓的钱包不缩水也是政府必须要为之努力的。相对于粮食、油脂以及肉禽类产品,大多数产于省内的蔬菜价格能够被昆明市政府部门行政引导的可能性最大。但在大力铺开蔬菜直销点计划的同时,蔬菜产销链中的专业人士担心:这种价格干预手段或被一些商家利用发横财。
担忧
直销点能否平菜价
为了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昆明市在开通蔬菜运输绿色通道、建蔬菜直销点等方面下起了功夫。在公布了新增300个蔬菜直销点计划后,昆明市工商局还向全市市场(商场)主办单位发出了《关于严禁市场摊位费上涨的紧急通知》,严禁各市场(商场)对入场费、摊位费、卫生费以及其他收费项目进行提价。
在此之后,昆明市场的蔬菜价格确实出现了下降势头,市民也能在蔬菜直销点买到价格便宜一些的蔬菜。但一些市场人士对于蔬菜直销点是否真的能拉低菜价仍持保留态度。“这一轮降价,主要是因为在雨季结束后省内蔬菜产区的产量回升;同时由于燃油短缺,蔬菜外运受阻;再加上近期很多冷库因缺油、缺电停止运营,很多蔬菜滞留在了省内市场,导致批发价格下降。”从四川来云南做白菜生意的李先生说。
同时,一些蔬菜直销点的零售价格也受到不少批发商的质疑。“从原来在蔬菜市场零售的菜贩,到现在在街头零售的蔬菜直销点,蔬菜的流通环节并没有减少。”一位蔬菜批发商称。而王旗营蔬菜批发市场提供的数据也显示,从菜农手中直接采购的蔬菜只能占直销点售出蔬菜量的40%左右,其余60%的蔬菜仍然需要在蔬菜批发市场批发。“政府给蔬菜直销点那么多优惠政策,不但给予补贴,还批准他们可以在路边摆摊,不收取税费,也不用承担房租,直销点就应该让菜价真正降下来,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卖着与菜贩手中的菜相比品质差很多、价格也便宜不了多少的蔬菜。”市民张先生说,“既然政府已经在这项利民工程上开了一个好头,就应该让这项工程给老百姓带来最大的实惠,而不是让一些商家利用这项优惠政策偷偷发横财。”
建议
物价政策“堵疏结合”
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讲,蔬菜直销点能否长久坚持下去,也令人担心。“这只能作为政府干预市场菜价、确保中低收入人群生活水平的一个临时性措施。要长久通过这样的办法来解决菜价上涨的问题,还是行不通。”昆明王旗营蔬菜批发市场总监李昆鹏说,“通过短期内扶持蔬菜直销点的方式,在短期内会扰乱业已成熟的市场供应链。未来可能形成恶性循环。”李昆鹏表示,目前蔬菜市场销售的大头还是由农贸市场的菜贩承担。一旦这种扰乱作用明显到一定程度,菜贩退出蔬菜市场供应链,蔬菜上市就会受到影响,影响菜农的生产积极性。那么下一个生产周期,菜农可能通过减产的形式来应对风险,就会造成新一轮的供应紧张,导致菜价再次上涨。
那么如何让菜价能真正降下来,同时市民买菜也越来越方便呢?有市场人士建议:将临时性的直销点作为成熟的固定生鲜超市保留下来。“经过一个合理的规划布局,让社区在一定范围内有两个或以上的生鲜超市,一来方便市民买菜,二来也可以通过竞争降低菜价,让百姓享受实惠。在这个过程中,蔬菜生产企业办直销超市的模式应该可以继续发扬。”
而批发商郝先生则认为,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将农贸市场合理规划、建设起来。“当社区周边有多个农贸市场可以选择时,老百姓自然会去购买最实惠的,这样就能形成竞争,让菜价降下来。政府要做的不光是建直销点,还应该通过政策、资金扶持农贸市场,这样才能从降低菜贩成本的角度控制菜价。我们期待在今年的两会中,代表委员们对于物价的关注,不应该简单地提‘堵’,而应该发挥更多的智慧来‘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