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培养法
通过无菌操作将植物体的一部分即外植体接种到培养基上,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培养,使其产生完整新植株的过程,叫组织培养。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是细胞的全能性即植物的每一个细胞都具有该植物的全部遗传信息,并能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
植物组织培养是二十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它除了在基础理论的研究上有重要价值外,在实际应用中日益显示出它的巨大价值。根据已掌握的培养技术,几乎所有的植物离体部位都可以单独均匀一致的培养生长,而培养条件可以人为地严格控制,即可以排除许多不利因子的影响,如季节等,因此在不少国家和地区,它作为工厂化生产的重要手段,在农学、园艺、药物、林学等应用科学上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对一些不结实或结实率低的植物应用更多。组织培养法可以极大的提高繁殖系数,同时节省劳动力。
植物组织培养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建立无菌体系,即外植体及培养基的消毒、接种,获得愈伤组织或器官。
第二阶段主要进行增殖,不断分化产生新的植株,或直接产生不定芽及胚状体,也可以根据需要反复进行继代培养,以达到大量繁殖的目的。
第三阶段是将植株转移进行生根培养,可以转入生根培养基,也可以直接切取进行扦插生根。
第四阶段是试管苗的过度,即试管苗出瓶后进行的一定时间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过程。
植物的组织培养需要一定的场地、仪器设备,大致包括一系列实验室(无菌室:接种的重要场所,面积不必很大,但必须保证密封和洁净、化学实验室:是配制试剂和培养基的场所、培养室:是试管苗的培养场所,内设培养架空调机等、洗涤室:专门洗涤各种玻璃器皿的场所、灭菌室:主要为培养基和玻璃器皿以及工具消毒灭菌的场所及细胞学实验室可以进行一系列的观察和分析等)、恒温箱、烘箱、冰箱、天平、酸度计、高压灭菌器、馏水发生器、显微镜等以及一些玻璃器皿(三角瓶、容量瓶、培养皿、烧杯、量筒等)。
培养条件因植物材料的不同而不同,但一般采用温度为25+2℃,光照强度22000lux,每天照射8-10小时,培养基PH值为5.0---6.5之间,当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另做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