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早晒种催芽
很多菜农在种植露地山药时,都是直接播种,最多进行一下晒种,很少有催芽的,因此出苗时间较长。在拱棚山药种植中,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应该尽量早晒种催芽,促进山药尽早出苗发育,以提早其上市时间。
播种用的山药又叫山药嘴子,其实是上茬山药收获后掰下的上部15厘米左右的一段,也有用山药豆种植一年后收获的小山药段的。播种前,应预留出20天左右进行晒种催芽。山东地区拱棚种植的山药,最适宜的定植时间在2月底,因此2月上旬菜农就应该进行晒种催芽工作。
山药性喜温暖,不耐霜冻,种苗于10℃左右即开始萌芽。催芽前,可以先将储存的山药嘴子取出晾晒3-4天,选择色泽新鲜,无病斑,直径3cm以上,长15-20cm左右的山药嘴子作种株栽植。过短的山药嘴子最好不要用,因为其储存的营养少,难以形成壮苗。然后,把山药嘴子用1000倍阿波罗963养根素、1500倍阿维菌素、500倍多菌灵或1000倍恶霉灵浸泡20分钟,捞出晾干。这样,不仅可以杀灭山药嘴子自身可能携带的病原菌、线虫等,还可促进山药发芽,利于培育壮苗。
将处理好的山药嘴子培在湿砂内3-5cm,放置于大棚中或有充足阳光的拱棚内,在25℃条件下15天即可发芽。催芽时温度不可过高,以免营养消耗过快,出来的芽子比较细弱,影响后期出苗生长。待芽子长到2-3厘米时定植,定植时应注意抹去侧芽,以免形成过多的山药根茎,单体重量较小,影响经济效益。
二、尽早准备,提高地温,促进山药早出苗
山药属于高温短日照植物,生育适温为20-30℃,地上部茎叶尤其不耐霜冻,温度降到10℃以下时植株停止生长,5℃以下的低温很难忍耐,短时间的0℃气温也会冻死。2月下旬,外界温度仍较低,山药种植前一定要做好提温工作,尤其是地温,以免地温过低影响山药发育,出苗延迟,甚至出现冷害或冻害。
定植前:在山药定植前15-20天,提前上好新膜,关闭通风口,提高地温。经过一个冬季,拱棚内土壤多非常干燥,若定植前不浇水,山药定植后就需要大水灌溉,尤其是对于山药来说,沟深近一米,第一次浇水用水量特别大,这对提高地温非常不利。在上好新膜后,立即浇水补充土壤中的水分,沉实土壤,以快速提高地温。这样,在山药定植时,就可以不浇或少浇水,减轻浇水对地温的影响,促进山药尽早出苗。
定植后:浇水后立即覆盖地膜,并撑起小拱棚,提高地温,保证山药早出苗。山药萌芽后会在下端长出粗根,开始多是横向辐射生长,离土壤表面仅有2-3cm,尔后大多数根集中在地下5-10cm处生长。因此,定植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山药根系分布较浅,拱棚内的主要任务还是保温促长。山药茎叶不耐低温,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保温设施不可过早拆除,温度较高时,可将小拱棚薄膜、套棚膜揭到一边,保留拱子,以防遇到寒流时发生冷害或冻害,影响山药茎叶生长。寒流到来前,可喷洒天达2116、氨基酸叶面肥等,进一步提高其耐低温的能力。
三、合理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引导营养尽早向下转移,促进山药膨大。
山药爬满架后,过多的茎叶生长反而容易造成田间荫蔽,营养消耗大,对地下块根膨大不利。因此,在山药爬满架后,就要开始注意控制茎叶生长,尤其是要注意抑制山药豆产生,促进营养向下转移,这样才可保证山药尽早上市,提高产量。
拱棚山药种植密度大,山药茎蔓爬到架顶后,菜农就应该注意及时喷洒植物生长调节剂,抑制过旺的营养生长。多效唑对山药地上部分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抑制山药豆(零余子)发生,使山药增产10%以上。喷施多效唑的最佳时期为山药在藤蔓爬至架顶时,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500倍进行喷雾。若植株生长较旺盛,可间隔7-10天,连喷2-3次。
山药豆的生长需要消耗大量营养,在植株制造的营养相对固定的条件下,山药豆产生较多,势必会影响地下山药块根的生长,对后期产量有较大影响。为了更好地抑制山药豆产生,菜农还可在山药现蕾开花初期,用去豆灵和地胖子混合喷施,隔10天喷一次,连续喷施3-4次。有时间的菜农,还可利用人工摘除山药豆,减少营养消耗,使山药营养更多地向根部转移,促进块根膨大。
注意了以上几点,就可以保证山药提早上市,避免后期山药大量上市后价格下跌,尤其是明年山药种植面积大增、价格前景不好的情况下,拱棚山药提早上市,才能发挥优势,提高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