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新闻当前位置: 我的温室网 » 温室资讯 » 温室专题 » 致富经 »正文

青岛即墨:农网升级助力小蘑菇大产业

时间:2013-12-08            浏览次数:354

我的温室网讯:

摘要:“一按按钮、大棚自动卷帘,一合开关、棚内自动喷雾。”这是近日笔者在即墨七级镇张王庄村电气化蘑菇种植示范区看到的农业现代化模式。

  走进张王庄电气化蘑菇种植示范区,可以看到整齐排列的大棚、宽敞干净的水泥路,呈现出一派现代化农业园区的景象。“没有前年开始的现代农业电气化和今年的农网升级改造,我们发展规划化蘑菇种植真是连想都不敢想。”张王庄村党支部书记张华伟告诉我们,他们村有着多年种植蘑菇的传统,但一直局限在作坊式的传统种植阶段。

  今年年初,国家电网即墨市供电公司在实施现代农业电气化的基础上,对村庄规划的蘑菇种植示范区开展农网升级改造工程,进一步带动了该村蘑菇种植产业的迅猛发展。目前,该村已成立了绿苑鲜菇专业合作社,建成了300亩的电气化蘑菇种植示范区,新上蘑菇种植大棚120多个,拥有农户40余户,种植种类发展到金针菇、平菇、香菇三个品种,年产值可达1000多万元。规模大了、品种全了,商贩天天上门收购,市场销售供不应求。

  据了解,蘑菇种植对环境的湿度要求很高,需要不断灌溉、喷雾,以前,这些都需要用柴油机抽水灌溉,一天几次的喷雾则需要用手动喷雾器人工喷洒。劳动量大、效率低,制约了蘑菇种植的规模化发展。在电气化配套尤其是农网升级改造后,农村配网更加强大,大棚实现了自动灌溉、自动喷雾、自动卷帘。灌溉一次用不了2度电,成本比原来降低了三分之二,喷雾只要一合开关,几分钟就可以完成,节省了人工、增加了效率,蘑菇种植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

  “今年蘑菇价格好,一斤三、四元钱,好品种可以卖到十几块,一个大棚一年挣个6、7万甚至10几万没问题。”村民何忠岭在示范区有十个蘑菇大棚,碰上今年市场行情好,他高兴地合不拢嘴。

  村支书张华伟告诉我们,由于蘑菇种植受气温的限制,一年只能种植春、秋两季,有了电气化配套和农网升级助力后,明年他们准备再上一批电气化温控的智能化大棚,实现蘑菇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由于市场前景好,他们还计划引进蘑菇种胚自动灌装机,现在人工一人一天只能装200袋种胚,自动灌装一天能装1万袋,可以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也能满足周边更多农户的种植需求,带动更多人致富。在张王庄村支部书记张华伟的引领下,我们看到在蘑菇种植区的西侧,还有电气化配套带动起的养殖区,现在有20多户养殖户,年可出栏3000头猪、6万只肉食鸡。

  如今,在即墨西北部广袤的土地上,在农网升级改造工程的助力下,传统农业已经实现了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民正开辟着一条条致富的新路子。
中国温室网信息站

热门文章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 请在24小时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10-2021 www.071.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我的温室网版权所有备案号: 鲁ICP备12023745号-1
农业百强十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登记信息 网信认证 我的温室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我的温室网信用服务单位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