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畜产品药物残留监,控守住食品安全第一关
药物残留作为老问题,每每爆发都会让管理者措手不及。而每有动物产品安全事件发生,省兽药监察所总是第一时间派出精兵强将赶赴现场,和农业、公安、卫生等部门一起追查威胁百姓生命健康的元凶,被行政管理部门视为“靠得住、用得上、信得过”的技术帮手。
2005年,多宝鱼孔雀石绿事件;2006年,“红心鸭蛋”事件;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2001年在河源和2009年在广州发生的“瘦肉精”群体中毒事件……一桩桩曾经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无一不被社会民众视为洪水猛兽。在这些事件中,若没有省兽药监察所这支特殊的技术部队,有关部门定性、判断和决策就不可能获得及时、科学和准确的依据。去年,双汇“瘦肉精”猪肉的出现几乎触及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心理底线。面对这样的困境,省兽药监察所迅速反应,第一时间参与由农业部和省农业厅主持的“瘦肉精”等违禁添加物的专项检查,在短短数月,先后11次派人到全省各地的饲料企业、生猪养殖场、奶牛场等场所实地抽检。去年7月份以后,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瘦肉精”专项拉网检测,在全省21个市、120个县抽查了1200家生猪养殖企业,近4000份样品。而今年,该所仍将继续进行专项抽检,努力防止“瘦肉精”进入人们的餐桌。
在某些容易被人们忽视的食品安全问题上,省兽药监察所同样高度重视,时刻把关。譬如,蜂蜜中的氯霉素残留,在普通市民眼里就有点冷门。这种常常被蜂农用来给蜜蜂抗病除虫的药物,实际具有导致人体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的可能,许多发达国家早就禁止用于食用动物和家禽,我国也明令禁止其在食用动物中使用。早在2010年,省兽药监察所便根据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方案,对广州市区和从化、陆丰、龙门、蕉岭等主要蜜蜂养殖县(市)的蜂蜜中氯霉素残留进行监测,为监管部门提供有效决策依据。
除进行省内监测外,近几年,该所还多次远赴海南、江西、福建等周边省区,进行禽畜产品质量安全等例行监测。在保障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2011年深圳大运会等重大活动的动物食品安全任务中,省兽药监察所均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有关数据显示,2009年以来,省兽药监察所完成各项残留监控任务高达1万多批次,其中2011年就达到4700多批次,抽检地点包括养殖企业、农贸市场、屠宰场、超市等,抽检的品种包括了猪尿、猪肝、猪肉、牛羊肉、鸡肉、鸭肉、鸡蛋、生鲜乳、蜂蜜等,而检测的项目也涵盖了盐酸克伦特罗(俗称“瘦肉精”)、孔雀石绿、苏丹红、三聚氰胺、皮革水解物等多种违禁物质,以及磺胺类、沙星类、四环素、土霉素等国家有最高残留限量规定的药物。通过历年的不断监控,我省的动物产品药物残留不合格率不断降低,近3年来总合格率保持在99.5%以上。
加强兽药饲料质量安全监测,守住畜牧业生产投入品质量关
把好兽药和饲料产品的质量关,是该所担负的另外一项重要使命。很多人都以为动物吃的东西跟我们的食品安全无关,其实至关重要。
以兽药为例。通常假劣兽药都不按处方生产,或任意添加其它药物,农民买了回去,不仅危害动物健康,还会引起药物残留造成食品安全问题。另外,假劣兽药的使用也是造成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潜在因素。因而,省兽药监所每年都要投入相当大的力量对兽药质量进行监测。据了解,仅2009年—2011年,该所便完成了广东省辖区内兽药生产、经营、使用环节的兽药监督抽检和报批检验达12000多批次,查出假冒伪劣兽药有220多批次。对发现的假冒伪劣兽药配合执法部门进行重拳打击,从而保证了兽药质量,维护了兽药市场的正常合理秩序。
再譬如饲料。早有专家指出,违规添加违禁药物和化合物的饲料,已成为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一大“隐形杀手”。臭名昭著的“瘦肉精”就是养殖户为了让猪多长瘦肉而添加的违法添加物,把它添加到饲料里,猪吃了可多长瘦肉,而人吃了会导致中毒。早在十几年前,省兽药监察所便开始对饲料中添加的“瘦肉精”等违禁药物进行严密监控,围绕“保障饲料安全,推动健康养殖”的主题,配合行政主管部门深入开展饲料质量安全执法行动。仅2009年—2011年,便完成各项饲料检测任务22600多批次。与此同时,该所还大力协助查处假劣饲料,有效保障了饲料产品的质量安全。
专题撰文 冯善书 柯倩杏
■相关全面加强能力建设,科技创新服务行业
2008年以来,我国经历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等众多足以载入中国甚至世界史册的“大事件”。在这些“完美收官”的运动会背后,对后勤供给的食品质量要求极高,省兽药监察所可谓“经受住了重重考验”。
为老百姓的食品安全保驾护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不简单。
对此,省兽药监察所负责人直言不讳地告诉笔者:“尽管我们现在各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与我省畜牧业生产保供给、畜产品质量保安全的目标相比,仍有比较大的差距,一来社会上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检验目标物同时也越来越多,检测数量也越来越庞大。二是各种新型违禁添加物的检验方法亟待研发,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该负责人表示,检验和科研工作得跟那些违禁添加物及假冒伪劣产品“亦步亦趋”,在发现它们的火苗时就得去扑灭,它们躲得深,就算掘地三尺也要把它暴露于人前,“所以还是有很多工作要做。”
难做也得做。在完善自身建设方面,省兽药监察所认为需要“毫不含糊、软硬兼施”。
在硬件的配置上,省兽药监察所不断地完善实验室的建设,充实了一大批“高、精、尖”分析仪器,一些过去没办法检测出来的物质,现在也无地遁形了。譬如,水产品及畜禽体内中可能残留的硝基呋喃代谢物,是抗菌药硝基呋喃类的体内代谢产物,具有致癌性。我国曾有企业因出口的鸡肉中含有硝基呋喃而被美国方面禁止入口,而国内当时没有发现,因为检验硝基呋喃需要一台特殊的仪器——“高效液相—串联质谱仪”。为此,省兽药监察所便想办法很快添置了两台高效液相—串联质谱仪。随着检验设备的不断更新和升级,省兽药监察所的检测手段越来越先进,面对形形色色的违禁添加物检测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再好的硬件也需要人来驾驭,软件方面的建设显得更为重要。研发和使用新检验标准,使用高端精密仪器,保证检测的科学性和公正性等工作,都要求有良好的管理制度、程序,有高素质的人才。为此,省兽药监察所高度重视技术人员的能力培养,主要做了4个方面的努力:一是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严格执行。从1990年以来共颁布了6版《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使所有行为都规范、有序,有监督,保证了检测数据的真实、准确、及时。二是大力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对检验人员不断进行专业培训,提升检测水平,如从事药物残留的检测人员全为本科以上学历,其中一半以上为硕士研究生学历。三是不断拓展检测参数,提升检测能力,现通过省计量认证的参数达350项,标准398个,基本涵盖了兽药、饲料产品和药物残留项目,为行政执法和为社会出具公证性数据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在科技创新,服务行业方面,省兽药监察所也投入了大量的W人力,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近年来,该所承担了农业部和省的10多项科研和几百项标准的制订、修订任务,如《饲料中莱克多巴胺的测定》、《动物食品中越霉素A的测定》等等,已完成制订《饲料中磺胺类药物的测定》、《牛奶中青毒素类药物残留测定》、《无公害食品 肉免饲养饲料使用准则》等农业行业标准4个,修订和复核了进口饲料添加剂质量标准共计420多个,制订和修订饲料产品企业标准1200多个,完成了《中国兽药典》2010版癸氧喹酯等21个标准的制订、修订工作;完成了农业部地标升国标2个化药、10个中药产品标准的制订、修订任务,2010年还完成了兽用中药中非法添加氯霉素、硝基呋喃等7个药物的显微镜检标准复核和检验工作。在2001年“瘦肉精”刚开始冒头的时候,省兽药监察所组织攻关掌握了饲料中瘦肉精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酶联免疫法快速测定等检测方法,实现了对大批量样品的快速筛选。科研创新和检测新标准的不断建立,为把好食品安全关构筑了坚实的“盾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