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符合当地的气候条件 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差异很大,温室的性能只有符合使用的气候条件,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例如在我国南方地区夏季潮湿闷热,若温室设计成无侧窗,用水帘加风机降温,则白天温度会很高,难以保持适宜的温度,花卉生长不良。再如昆明地区,正常年份四季如春,只要简单的冷室设备即可进行花卉生产,若设计成具务完善加温设施的温室,则不经济适用。因此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设计建造温室。
2.满足栽培花卉的生态要求 温室设计是否科学适用,主要看它能否最大限度地满足栽培花卉的生态要求。即要求温室内的主要环境因子,如温度、湿度、光照、水分、空气等,都要适合栽培花卉的生态要求。不同花卉的生态习性不同,如仙人掌及其他多浆植物,多原产沙漠地区,喜强光,耐干旱;而蕨类植物,多生于阴湿环境,要求空气湿度大有适度蔽荫的环境。同时,花卉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环境条件也有不同的要求。因此,设计温室,除了解温室设置地区的气候条件外,还应熟悉花卉的生长发育对环境的要求,以便充分运用建筑工程学原理和技术,设计出既合理又经济实用的温室。
3.地点选择 温室通常是一次建造,多年使用。因此,必须选择比较适宜的场所。
①向阳避风,温室设置地点必须选择有充足的日光照射,不可有其他建筑物及树木遮光,以免室内光照不足。在温室或温室群的背面和西北面,最好有山或高大的建筑物及防风林,以防寒风侵袭,形成温暖小气候环境。
②地势高燥,土壤排水良好,无污染的地方。
③水源便利,水质优良,供电正常,交通方便之处,以便于管理和运输。
4.场地规划 在进行大规模花卉生产的情况下,对温室的排列和荫棚、温床、冷床等附属设备的设置及道路,应有全面合理的规划布局。温室的排列,首先要考虑不可相互遮光,在此前提下,温室间距越近越有利。不仅可节省建筑投资,节省用地面积,降低能源消耗,而且还便于管理,提高温室防风、保温能力。温室的合理间距取决于温室设置地的纬度和温室高度,当温室为东西向延长时,南北两排温室的距离,通常为温室高度的2倍,当时温室为南北向延长时,东西两排温室间的距离应为温室高度的2/3;当温室的高度不等时,高的应设置在北面,矮的设置在南面。工作室及锅炉房设置在温室北面或东西两侧。若要求温室的内部设施完善,可采用连栋式温室,内部可分独立单元,分别栽培不同的花卉。
5.温室屋面倾斜度和温室朝向 太阳辐射是温室的基本热量来源之一,能否充分利用太阳辐射热,是衡量温室保温性能的重要标志。太阳辐射主要通过南向倾斜的温室屋面获得。温室吸收太阳辐射能量的多少,取决于太阳的高度角和南向玻璃屋面的倾斜角度。太阳高度角一年之中是不断变化的,而温室的利用多以冬季为主,所以在北半球,通常以冬至中午太阳的高度角为确定南向玻璃屋面倾斜角度的依据。温室南向玻璃屋面的倾斜角度不同,太阳辐射强度有显著的差异,以太阳光投向玻璃屋面的投身角为90度时最大。在北京地区,为了既要便于在建筑结构上易于处理,又要尽可能多地吸收太阳辐射,透射到南向玻璃屋面的太阳光线投射角应不小于60度,南向玻璃屋面的倾斜角应不小于33.4度。其他纬度地区可依据此适当安排。
至于南北向延长的双屋面温室,屋面倾斜角度的大小在中午前后与太阳辐射强度关系不大,因为不论玻璃屋面的倾斜角度大小,都和太阳光线投射于水平面时相同。这正是东西向屋面温室白天温度比南北向屋面温室相对偏低的缘故。但为了上午和下午能更多地接受太阳的辐射能量,屋面倾斜角度不宜小于30度。
温室内的连接结构影响温室内的光照条件,这些结构的投影大小取决于太阳高度角和季节变化。对于单栋温室,在北纬40度以南地区,东西向屋脊的温室比南北向屋脊的温室能够更有效地吸收冬季低高度角的太阳辐射,而南北向屋脊的温室的连接结构遮挡了较多的太阳辐射。在北纬40度以南的地区,由于太阳高度角较高,温室多南北延长。连栋温室不论在什么纬度地区,均以南北延长都对太阳辐射的利用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