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架是放置盆花的台架,有平台和级台两种形式。平台常设于单屋面温室南侧或双屋面温室的两侧,在大型温室中也可设于温室中部。平台一般离80 cm,宽80~100 cm,若设于温室中部,可扩大到l.5~2m。在单屋面温室常靠北墙,台面向南;在双屋面诬室,常设于温室正中。级台可充分利用温室空间通风良好,光照充足而均匀,适用于观赏温室,但管理不便,不适于大规模生产。
花架结构有木制、铁架木饭及混凝土3种。前两种均由厚3cm,宽6一16 cm的木板铺成,两板间留2~3cm的空隙以利于排水,其床面高度通常低于短墙,约为20cm。现代温室大多采用镀锌钢管制成活动的花架,可大大提高温室的有效面积,节省室内道路所占的空间减轻劳动强度但投资较大,花架间的道路一般宽70~80cm,观赏温室可略宽些。
2、栽培床
栽培床是温室内栽培花卉的设施。与温室地面相平的称为地床,高出地面的称为高床。高床四周由砖和混凝上筑成,其中填入培养土(或基质)。栽培床易于保持湿润,土壤不易干燥;土层深厚,花卉生长良好,更适于深根性及多年生花卉生长;设置简单,用材经济,投资少;管理方便。节省人力,但通风不良,日照差,难以严格控制土壤温度。
3、繁殖床
除繁殖温室外,在一些小规模生产裁培成教学科研栽培中,也常设置繁殖床。有的直接设置在加温管道上,有的采用电热线加温。以南向采光为主的温室,繁殖床多设于北墙,大小视需要而定,一般宽约1m,深40 -50 cm,其中填入基质即可。
4、给水排水设备
水分是花卉生长的必须条件,花卉灌溉用水的温度应与室温相近。在一般的栽培温室中,大多设置水池或水箱,事先将水注入池中,以提高温度,并可以增加温室内的空气湿度。水池大小视生产需要而定,可设于温室中间或两端。理代化温室多采用滴灌或喷灌,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定时定量地供应花卉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并保持室内的空气湿润度,尤其适用于对空气湿度要求大的蕨类、热带兰等专类温室,这样可增加温室利用面积,提高温室自动化程度,但需较高的智力和财力投入。温室的排水系统,除天沟落水槽外,可设立柱为排水管,室内设暗沟、暗井,以充分利用温室面积,并降低室内温度,减少病害的发生。
5、通风及降温设备
温室为了畜热保温,均有良好的密闭条作,但密闭的同时造成高温、低二氧化碳浓度及有
害气体的积累。因此,良好的温室应具有通风降温设备。
(1)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是利用温室内的门窗进行空气自然流通的一种通风形式。在温
室设计时,一般能开启的门窗面积不应低于覆盖面积的25%~30%。自然通风可手工操作和
机械自动控制,一般适于春秋降温排湿之用。
(2)强制通风 用空气循环设备强制把温室内的空气排到室外的一种通风方式。大多应用于晚代化温室内,由计算机自动控制。强制通风设备的配置,要根据室内的换气量和换气次数来确定。
(3)降温设备 一般用于现代化温室,除采用通风降温外,还装置喷雾、制冷设备进行降温。喷雾设备通常安装在温室上部,通过雾滴蒸发吸热降温。喷雾设备只适用于耐高空气湿度的花卉。制冷设备投资较高,一般用于人工气候室。
6)补光遮光设备
温室大多以自然光作为主要光源。为使不同生态环境的奇花异草集于一地,如长日性花卉在短日照条件下生长,就需要在温室内设置灯源补光,以增强光照强度和延长光照时效;若短日性花卉在长日照条件下生长,则需要遮光设备,以缩短光照时效。遮光设备需要黑布、遮光墨、暗房和自动控光装置,暗房内最好设有便于移动的盆架。
7)加温设备
温室加温的主要方法有烟道,暖气、热风和电热等。
(1)热水加温用锅炉加温使水达到一定的温度,然后经输水管道输入温室内的散热管,散发出热量从而提高温室内的温度。热水加温一般将水加热至80℃左右即可。
(2)热风加温又称暖风加温,用风机将燃料加热产生的热空气输入温室,达到升温的一种方式。热风加温的设备通常有燃油热风机和燃气热风机。
(3)烟道加温 此方法构置简单易行,投资较小,燃料消耗少。但供热力小,室内温度不宜调节均匀,空气较干燥,花卉生长不良,多用于较小的温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