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业景观
多数观光园区是在原有农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原有的农田以生产为主要目的,不能适宜游憩的需要。因此,首先应从种植结构上做根本的调整.改变传统的大田生产为主的格局,强化果树、疏菜和花卉观赏性强的产业.建立具有较高生态稳定性和景观多样性的景观.农业的结构、产业组成等因素则是人为干预而改变的。在具体设计中.应注重农业生态系统的发生、发展、演变规律,提高各类农业用地资源的利用率.发展精细化农业;综合利用生物资源.发展生态农业.有效利用时间资源.发展冬季农业.充分利用光、温、水等资旅,发展立体种植。重视资源的加工转换与增值.发展加工农业。综合开发利用资源.达到高产优质高效,发展相对稳定协调平衡的生态环境.它是构成农业景观的基础。
1.农田种植美化景观
保持一定的乡土特色.增加植物种类以丰富景观。调整落叶、常绿植物的比例,增补针叶树、阔叶树及其他观赏植物。根据种植景观的特点,在全面考虑季相构图的同时,在局部可突出一个季节的特色,形成鲜明的景观效果,如北京妙蜂山的玫瑰、大兴的西瓜节等,使农业景观趋于游憩的需要。
2.农路、农田边缘的美化
农田、道路两侧是与其他景观交接的边缘地带,简称“田缘线”。田缘线是游人最直接的观赏部分.对农业景观质量有显著影响。在游览的过程中,应加强空间的多样性.使游人既可感受到闭锁的近景.又有透视的远景。全部用多层的垂直郁闭景观布满道路或田缘,会使游人在视线上感受到闭塞、单调,易引起心理上的疲劳.因此,在道路的两侧及农田的边缘一般应保持一定的水平郁闭度,为游人提供良好的庇荫条件,形成浓郁的乡村气氛。但注意垂直郁闭度应小一些,其中二层或三层可透视的林分结构占2/3左右,多层郁闭的结构在1/3以下,使游人的视线可通过林冠线下的空隙透视深远的景观,避免封闭游人的视线。观赏价值较高的花灌木、自然式的草本花丛及地被植物层的高度一般应在视线以下,使林下的空间深度在风景艺术上具有独特的价值。
3.农田空地及荒地周围景观的营造
农田空地及荒地是观赏周围景观的最佳位置,因此注意田缘线和田冠线(即植被顶面轮廓线)应多变。田缘线以自然式为主、避免僵硬的几何或直线条;田冠线高低起伏错落.才能形成良好的景观外貌。空地的尺度适当是十分重要的,尺度过大会使景观质量受到损害.过小景观的开朗性表现不出来。根据景观与视角的关系.当闭锁空间的仰角从6°起风景价值逐步提高.到13°时为最佳,超过13°以后风景价值降低。因此.设计田间空地时,植株的高度与草地或水面的直径比为1:3:1:10为宜。此外,还要考虑土壤特性、草本植物种类及覆盖能力、游憩活动的功能及生态特性。综合考虑诸因素.确定合理的面积。在空地的边缘,应适当保留孤立木和树丛,使其自然向田野过渡。较大面积的草地上,可保留或栽种适量的遮荫树.为游人提供必要的遮荫,在重点地段。可栽种一些观赏性较高的花灌木.或不同季节观赏的缀花草坪。其中荒地最好开发为文娱活动区、服务区或道路.以免减少可耕作土地.又有效利用了闲置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