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埋设立柱:立柱分为中柱、腰柱、边柱3种,多数大棚的中、腰、边柱各两排,其数量、长度,根据棚体的大小而定。立柱宜选用5-8厘米粗的木杆或竹竿制成.也可选用断面为10厘米X10厘米,内有6毫米直径的钥筋4根或8号铁丝代替的500号水泥混凝制成的水泥柱.以增强机械支撑。每根水泥柱的上端均留一直径8厘米左右的半圆缺口,以便架设拱杆。缺口底部以下5厘米及20厘米处各留一个小孔。用于穿铁丝绑架拱杆和拉杆用。南北方向每隔3米左右埋一排立柱。东西方向每排由4-6根立柱组成.间隔2米。以跨度12米的大棚为例.对称的两根中柱高出地面2米.两根腰柱高1.7米,两根边柱高1.3米.立柱埋入地下50厘米,下垫基石。所有立柱都应定点准确.埋牢埋直.并使东西、南北成排.每一纵排立柱高度一致。
(2)绑纵向拉杆和小立柱:用直径6-8厘米,长6米左右的竹竿,固定在立柱顶端以下20厘米处。拉杆也可用钢筋代替,拉杆上每隔1.5米左右固定一根20厘米高,直径5厘米的小木柱,构成悬梁吊柱创(即小立柱).两端要有鸭嘴缺口.且上、下端5厘米处各穿一孔洞,分别留作绑拱杆和纵向拉杆用。纵向拉杆连成一体,两端拉紧固定在木桩上。
(3)上拱杆:拱杆连接后可成弧形,是支撑两膜的拱架。拱架用直径4-5厘米的竹竿,横向间隔 1.5米左右固定在各排立柱及吊往顶上,把拱架的两端插入土中20-30厘米.并用铁丝把拱架固定在每根立往顶端缺刻中。
(4)覆盖棚膜:棚膜采用3米宽,0.12毫米厚的聚氯乙烯无滴膜最好,因为无滴膜的表面不会像普通膜那样密布一层水珠,透光率达90%以上,比普通膜高40%左右。棚膜采用“三条缝”的方法进行覆盖,以使顶部和两肩部都可以开缝通风。覆盖大棚两侧的膜,上边粘成筒状,内穿尼龙拉绳,下边埋入地下30厘米处固定好。两边棚膜盖好后,再覆盖上边的膜,膜的上下两边均粘成筒状,内穿尼龙绳.下边压在两侧薄膜上.相互重叠20-30厘米,棚顶部薄膜连接处重叠0.5-1米.以防漏雨。
(5)上压杆:压杆一般用细竹竿,或8号铁丝,或专门用来压膜的塑料带。提倡用压膜带或8号铁丝.以减少遮光,增加光照。在用8号铁丝时,须穿上细塑料管,否则易磨破棚膜。压杆或压膜线一定要压紧,两端绑好横木理实在土中,或者绑在事先准备好的木桩上。
(6)安门:棚的两端各设一个门,南端大些,北端略小。方木做门框.门框上钉薄膜,门最好能自由装却,早春放风时.可以将门卸下做挡底脚风用.保护秧苗不受风寒。